【“十四五”规划】紧扣主线,遵循原则,科学做好中文系(珠海)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

Body
一、 筚路蓝缕,玉汝于成,文珠“十三五”成果丰硕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中文系(珠海)从无到有,从稚嫩逐步迈向成熟壮大,学系一直秉持学校“德才兼备、领袖气质、家国情怀”的育人方针,以“跨学科、开放式、现代化”为目标,以“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”、“中西文论与文化研究”、“古典学术研究”三大平台为抓手,不断凝练发展方向、壮大平台建设,夯实专业基础、优化人才培养,倡导“学在中大、追求卓越”、践行因材施教。在此期间,党建引领卓有成效,五年来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备、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,圆满完成党员发展计划,党员队伍已发展到近百人,党组织力量不断加强,有力带领全系师生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师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,师资队伍已发展至40余人,老中青三代结合,梯队合理;在校生规模近400名,第一届本科生已全部顺利毕业,就业率居全校首位。本科及研究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,其中2020级研究生优秀生源率达95%,学生升学深造(就业)优势明显,人才培养效果显著。共举办各类国内外论坛、讲座等近百次,不仅为中国语言文学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探索与交流合作的平台,也向国内外学界展示了中文系(珠海)的努力与成长,更为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持续做出贡献。


二、总结经验,继往开来,文珠“十四五”规划遵循原则
罗俊校长在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中的《明确新目标,把握新机遇,开启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》主题报告主要包含了新时期的发展内涵、“十四五”规划的主要目标和路径、规划的主要原则。报告从战略规划的角度,全面总结了学校新时期发展内涵,明确了未来五年的目标和发展路径,尤其是为做好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,提出了明确要求。具体到院系上,学系的领导班子在制定规划中,首先是严格遵循四个原则,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学系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、党政联席会首先对规划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,注重对学系大局和发展方向的把握;其次,学系“十四五”规划征求教研室意见和建议,对学系的规划进行充分论证。学系还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、各教研室主任会议等等,召集全体教职工对规划的框架、具体内容、重点任务、难点任务等进行深入讨论,形成讨论意见,力求将人才培养贯穿全过程,同时将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等重点完全融入学系的发展规划中,探索“学在中大,追求卓越”。
三、突出重点,明确方向,科学编制迈上新台阶
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学系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研读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,从政治上、思想上、组织上、制度上、作风上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,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全面建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,以“一切工作到支部”为总要求,发挥党组织在系事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依据我校的学科发展目标与定位,本着以“保五争先,引领方向”的指引,利用优势学科的带头作用,联合广州校区中文系,力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“十四五”期间跻身国内高校第一方阵。
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,突出重点,形成学科特色,以三大平台建设为中心,以各教研室为龙头,形成稳定的学科建设思路。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方向,一方面,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,继续葆有青年人才的质/量,加强师资梯队建设,另一方面,通过交流、培训、教研实习等方式重视现有人员的培育,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大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。
进一步努力形成更具“科学性”、“完备性”和“系统性”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。继续努力探讨“拔尖型和多样性”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,在师资充足情况下考虑实施小班教学(鲁迅研究、西方经典、华人文学研讨等),培养具有扎实基础、国际化、现代化、个性化的复合型人才。
未来的中文系(珠海)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继续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,深耕学术之壤;同时,学系立足自我,面向国际,服务社会,继续为讲好中国故事而奉献力量;博学审问、慎思不罔,与更多伟大的灵魂积极对话,为学校大文科“出思想、出学派、出理论”不懈奋斗。
